熱門文章
為什么歐美日本韓國的互聯網金融,沒有像中國如此火爆?
發(fā)布時間:2017-07-19 分類:趨勢研究
自2013年到2015年可謂是互聯網金融最火爆的時期,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網易、京東等等都推出互聯網金融的服務平臺。國家提出的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提了很多年了,雖然這幾年銀行的利率一直在往下調整,但是一直的沒什么動靜,都是規(guī)定沒有按照市場的規(guī)律在走。
而歐美、日本、韓國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相對處于平穩(wěn)的發(fā)展,沒有像中國如此火爆。就像幾年前的新浪微博、偷菜游戲在中國都非常火爆,而這種火爆卻很容易被其他新的玩法所替代。這些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在搶奪銀行的市場和客戶,這使得傳統銀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的優(yōu)勢:什么是互聯網金融?就是把民間閑散資金通過互聯網技術平臺快速的分散給正好需要資金的人所使用,而又能使得有閑散資金的人額外的帶來一些相對較高的收益。這種理念是非常超前的,理財的客戶互聯網金融平臺可以每天提示你今天又賺了多少錢并且受益是銀行的幾倍。理財和借貸非常的快速,不會像到銀行辦理業(yè)務非常不便,這也是傳統金融很難做到的事情?;ヂ摼W金融的本質:快速+高效 。
然而互聯網金融的劣勢也非常明顯,互聯網在中國的發(fā)展20年左右,從事互聯網金融的老板大部分80后,大部分都是懂一點金融和懂一點互聯網的人走在了一起。累計下來的基礎和專業(yè)遠不如銀行,銀行在中國至少百年以上,銀行的風險控制、資金管理、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專業(yè)程度都比互聯網金融要豐富的多。再比如:互聯網金融資金的安全性、資金的用途、項目的來源等等有保障嗎?
現在再回頭看互聯網金融相對都比較理性了,再看看微博為什么曇花一現呢?
微博就是手機版的博客,因為微博只是純屬的聊天工具,沒有建立起移動生態(tài)圈并且沒有一個很健全的監(jiān)管機制,虛假太多,很快被微信所替代。其實APP也有類似的現象。幾年前APP開發(fā)也很火爆,到現在再回頭看每個企業(yè)主都不會去想要開發(fā)APP了,微信小程序基本可以取代APP的功能了。與APP相比微信小程序最大的優(yōu)勢是:對于用戶來說不需要下載安裝,不占手機內存,開發(fā)成本低,對用戶不騷擾,使用流量大。這也是只有微信可以做小程序的原因。
為什么歐美日本韓國的互聯網金融沒有像中國如此火爆,原因在哪里呢?
原因一:歐美、日本、韓國民間的存款率比中國低很多。
原因二:歐美、日本、韓國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比中國多樣。
原因三:歐美、日本、韓國的理財規(guī)劃教育相對比較超前。